伍元和
伍元和,又稱「伍元」,熱愛登山的他,曾一年之中,有兩百多天都在田野,熱衷於探索山林古道與人文歷史。

從民國七十五年,伍元和在大學參加登山社起,對登山產生極大的興趣,從規劃路線,掌握預算、求生技能與領導組織能力的培養、到隊員間人際關係的溝通協調,無一不是最直接的生活訓練,逐漸愛上台灣高山的自然生態,從此與高山、古道結下不解之緣。
伍元和並全心投入研究、保護古道的工作,主因是某次在合歡越嶺古道中的卡拉寶,看到日治時代提供給做高山調查或登山者歇息的俱樂部,居然被開發成農場,最後破壞殆盡,他在無奈與感慨之餘,興起將古道史跡完整紀錄下來的衝動。
之後,開始以地毯式的一一造訪台灣的高山古道,無論生活再拮据,也樂此不疲,伍元和仍以社團為家,縮衣節食地實踐自己的夢想。
在2002年他引領26名團員,從最北邊烏來的福巴越嶺古道走到屏東枋寮的崑崙坳古道,花了56天完成台灣南北古道大縱走, 2005年又完成了東西向的北回歸線廊道試走。
談起最難忘懷的深山故事。那是多年前某個無星之夜,幾位山友在玉山附近攻頂,幾位老手決定背背包攀壁而上,不料他竟攻上了一處土壁,整個人瞬間滑下,他在危急中萬幸頂住絕壁邊沿。
「我拚命爬到上頭,把自己和背包牢牢釘在岩壁上,冷汗直流,然後最奇妙的景象發生了──月亮就在此刻在岩壁旁升起來,月光澄徹透明,萬物靜極。」伍元和說:「我回過神後,對自己說:『我是伍元和,我愛山。』」,即便如此,他對登山的熱愛程度依舊不減。
登山是一種藝術,學習與大自然對話,甚至與自己對話,領略山之美,就是最好的藝術訓練。大自然蘊藏無限,由於登山,他也認識了豐富的動、植物生態,開始接觸原住民文化,了解了文化尊重的真諦,太多太多的體會,實在難以言傳,接近【道】的層次,要了解登山的如實況味,究竟之途,也是唯一之途,便是走向山。
- 1995~ 國立台北大學(中興法商)登山社指導老師
- 2003~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(國北師)登山社指導老師
- 野聲山岳協會(中興法商山社OB會)理事
- 2011「國家公園登山學校100年登山指導員學程」講師
- 2014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資料組副組長
- 2015萬華故事館管理員
- 2016台東林管處嘉明湖山屋管理員
- 中研院植物所標本館採集案嚮導
- 史語所考古組高山考古案嚮導
- 農委會林相普查委託案嚮導
- 衛視中文台帶狀節目:「台灣探險隊」講師
- 漢聲廣播電台帶狀節目:「古道旅行」講師
- 帶狀節目:「MIT台灣誌」講師
- 台灣山岳雜誌特約編輯
-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山區活動諮詢委員
-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諮詢顧問
- 2002農委會林務局、金車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報系合辦「2002年古道山徑大縱走」規畫暨總領隊
- 2003農委會林務局、上河文化與自由報系合辦「福爾摩沙綠色山徑健走」總領隊
- 2005農委會林務局與中華健行合辦「橫越福爾摩沙北回歸線廊道試走計劃」協同主持人暨總領隊
- 2006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「追溯百年前的足跡」領隊
- 2007世貿《第一屆運動與休閒產業展》〈台灣山岳主題館〉策展人
- 2008觀光局與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合辦「高山生態旅遊中英日語導覽人員培訓營」培訓講師
- 2011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(陽明山國家公園臺灣總督府檔案之搜集成果報告)研究助理
- 2011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(恆春半島文史研究:恆春—卑南古道調查研究成果報告)研究助理
- 2012「國家公園登山學校101年全國登山巡迴系列講座」講師
- 2014、2016教育部大專登山研習營甲一組教練
- 2004台北228紀念館(「2004年世界人權日特展:台灣原住民族的人權」展覽)圖文編著
- 2004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(陽明山20周年影像回顧展)圖文編著
- 2006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(國家生態廊道展覽)圖文編著
- 2007世貿《第一屆運動與休閒產業展》〈台灣山岳主題館〉圖文編著
- 文化部《台灣大百科》「台灣百岳」詞條撰寫人
- 百岳:六十餘座。 (中央山脈北一段、合歡群峰、奇萊東稜、奇萊連峰、能高安東軍、六順山、大水窟山、向陽-三叉、布拉克桑山、南橫三星、南一段、北大武山)、雪山山脈(大霸群峰線、雪東主線、志佳陽線、聖稜線、四秀線、白姑大山)、玉山山脈(前峰、主峰、北峰、西巒大山)
- 中級山: 橫斷大濁水多次、陶塞橫斷、塔山北稜/東稜(獨攀)、太魯閣南稜、凱金北稜、屏風北稜、石門東稜、佐久間山、三角錐山、北大武北稜、布拉克桑東稜、布拉克桑南稜。
- 古道: 探勘活動:三星角板山道路(北橫前身)、蘇花古道(蘇花公路前身)、比亞毫古道、海鼠山警備道、合歡越嶺古道(主線含支線)、關門古道、八通關越嶺道、崑崙坳古道(南路)、浸水營古道(三條崙道)、琅嶠卑南道辦理古道健行活動:「2002年古道山徑大縱走」為期56天;「2003福爾摩沙綠色山徑健走」為期52天;「2005橫越福爾摩沙北回歸線廊道試走計劃」為期14天;「2006追溯百年前的足跡」為期7天。
- 雪地: 奇萊東稜雪季、雪山冬季獨攀。